来源:中国艺术传播网   文章作者:佚名


缺少的组成部分。会议展览业是芝加哥服务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点,为此,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旅游展览局。自1980年以来,市政府两次扩建麦考密克展览中心,其面积达220万平方英尺,是美国最大的市内展览中心。会展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,不仅带动了航空、餐馆、旅馆和旅游业的发展,更是通过各类国际展览会向世界展示了芝加哥特殊魅力。
  
  城市的转型源自于产业转型,而产业转型又离不开企业转型。无论是产业还是企业转型,都只能以自我升级的内生方式和外部引进的外生方式得以实现,两者之间相辅相成。贯通内外芝加哥自有一套颇具特色的方法。
  
  以芝加哥招商局为例。与中国政府直接承担招商引资工作有所不同,成立于1999年的非营利机构芝加哥招商局(WorldBusinessChicago)由芝加哥最为成功的数个公司领导人合作成立,时任芝加哥市长小戴利任第一届董事会主席,如今这一位置由现任芝加哥市长伊曼纽尔担任。
  
  芝加哥招商局除为芝加哥的经济及行业资料、州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信息及选址协助外,更为重要的是,芝加哥招商局构建了一个连接各个行业领域精英的网络,让芝加哥成为专业知识和行业人脉的关键节点,反过来也增加了招商局对企业家的吸引力。包括2000年引进的波音公司总部在内,芝加哥招商局为芝加哥产业发展带来了至关重要的前进动力。
  
  针对当前棘手的经济和社会问题,政府作为发起人成立非政府组织以广泛链接资源,借市场手段运作保证组织可持续发展,以贯通内外的网络资源吸引“源头活水”,同时保持机构活力,芝加哥在解决逆城市化问题的时候,同样体现了政府以支点撬动资源的智慧。
  
  1955年老戴利(理查德·J.戴利)任芝加哥市长时,制造业遭遇冲击,就业岗位减少,中产阶级白人迁往郊区,逆城市化现象下市中心居民几乎只剩贫民(多以黑人为主)。为了帮助解决城市内部问题,在老戴利引导下,一群商人于1956年成立了民间机构芝加哥中心区委员会(CCAC:ChicagoCentralAreaCommittee),成员是金融、零售、文化、教育、卫生保健、建筑和住宅等多个领域的商业和文化领袖。这样的组织方式让委员会不仅能集思广益为中心区建设出谋划策,也因组织成员的多领域让委员会不代表任何特殊的利益团体。
  
  自1958年,芝加哥政府的规划部与中心区委员会合作制定第一份《芝加哥中心区发展规划》起,中心区委员会几乎每隔10年就撰写或合作撰写新的中心区发展计划。同时,委员会研究并发布的报告中还涉及公路及地铁建设规划、房地产市场及零售市场分析、公园建设研究、土地利用趋势等,如今,委员会已有50多年的历史,其参与度及影响力渗透芝加哥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。
  
  区域经济的升级固然需要精英引领,但转型过程中滞后的贫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大到出人意料。从本质上讲,城市的转型是城市学习适应新的环境要素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产业往往变得越来越复杂,企业也必须融合新的生产元素才能赢得竞争。对此,吸引外部资源,剥离依附于原有产业的工人,往往成为区域快速转型的良药。
  
  然而,恰恰是被迫从既有产业中离开的产业工人,受教育程度低,学习能力较差,流动性不强,很容易转变成城市贫民,在带来城市不安定的同时,也降低了对人才的吸引力。更可怕的是,贫民不仅自身转型滞后,在家庭文化和经济条件共同作用下,贫民具有很强的代际遗传,从而导致贫民区固化和收入差距扩大等一系列问题。比较极端的底特律市,上世纪60年代的暴动让底特律市难见白人居民,曾繁华一时却因此沦为贫民窟。
  
  在将升级中部分动力问题交给市场后,芝加哥便有了更多的力量关注升级后拉力问题。例如,1958年的中心区发展计划,通过政府投资大型公共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中心

|<< << < 1 2 3 > >> >>|

·上一篇文章:国内外智慧城市对比
·下一篇文章:美国推进城镇化的经验


【相关内容】

无相关新闻